这个南美石油大国,在石油兴起之前前,可可曾在本国国 民经济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这里有着世界上最上乘的可可,其实可可树最早的发源地就在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也是 criollo (克里奥罗)可可种的故乡...
对真正巧克力爱好者来说,这里才是可可的麦加。
委内瑞拉可可年产量仅为1.5万吨,不足全球产量的1%。欧美主要的巧克力厂家均以能进口、使用委内瑞拉可可加工成高品质的巧克力为荣...
委内瑞拉可可产量每年15,000吨,不足全球可可输出量的1%。但只这些产量就激起了批判者和支持者的热议,使得一种原本出口给外国人的奢侈作物成了一件引发争议,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政治议题。
可可是一种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作物。18世纪采摘方法至今还在沿用。每个果荚都用砍刀劈开,然后用手把可可豆挖出来。
加里.吉塔德是一位进口委内瑞拉可可的加利福尼亚巧克力生产商,
他说,“委内瑞拉可可有它自己消费圈子。要孕育出上等可可的独特韵味要很多个年头,也许二三十年,也许要一百年,所以其他国家需要追赶才行。”
虽在国外视为珍宝,但在国内上至总统下至贫民对可可的看法却不太一样。总统胡果.查韦斯于去年指责可可种植园主,称园主越来越富而他的工人则生活贫苦。
凯.罗森堡是亨利皮迪尔国家公园的蒙特罗萨种植园的园主,他一直在同觊觎他土地的钉子户们还有企图索要贿赂的政府督察抗争。更糟糕的是,有一晚拿着冲锋枪的外来者闯入了他的家中。 “可能我确实不是一般的疯狂,但这是加工可可的工作需要。”罗森堡先生说。
他是一名1940年生于汉堡的德裔犹太人,18岁迁到了委内瑞拉。
为获取这种天然资源而形成了法律上的空子,使得可可种植园散布在森林各处,或是位于非裔奴隶后代聚居的村庄附近,或是位于寮屋移民聚居的公园附近。
图中的阿拉贾德琳娜今年67岁,她正在蒙特罗萨种植园的园内伙房准备饭菜。
巧克力制造商们和可可种植商在面临作物病害和强占种植园的挑战下试图复兴这个产业“我们可以成为可可业里的世界老大,就像阿根廷的牛肉和泰国的大米那样”这家公司的总裁乔治.雷蒙德这样说道,这显示出该产业的巨变。查韦斯刚上台时,仅要四个手续就能出口,可现在我们每一罐产品出口都要获得52道不同的许可。
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港一幅可可果的涂鸦
克莱蒙西亚.巴卡劳,一位可可合作社社员,对该产业显现出了自信。她说,“我们到时干的还和以往一样,我们还会靠着可可维持生计。”
哥伦比亚港的日落,
这是座位于亨利皮迪尔国家公园的海滨城镇。
2008 年,来自委内瑞拉北部沿海小镇曼图亚诺的几位勇敢的妇女乘坐公共汽车旅行了两个半小时,在当地可可农场支持的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他们获得政府资助,在村子周围的土地上种植可可和建造发酵设施,并成立了 Asociación Cooperativa La Flor del Cacao Mantuano,这是一个由妇女领导的农场合作社,由三人家庭经营,负责监督小规模发酵、干燥,豆类采购和质量控制。